近年來,云陽縣將產業視作城市建設的堅固基石,全力聚焦特色優勢產業,積極探索“以產興城”的創新實踐路徑,在產城融合的征程中書寫下一個個鮮活故事,收獲了累累碩果。
“徐艾”落戶新區
激活區域經濟“一池春水”
走進水口產業新城,華艾珍品科技(重慶)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高速運轉。一株株普通的艾草,在這里經過深加工后,變身為艾灸貼、足浴包等30余種高附加值產品。通過“蕓陽徐艾抖音小鎮”電商渠道,這些產品迅速銷往全國各地,成為市場上的熱門之選。

作為云陽縣現代中醫藥產業的重點企業,華艾珍品科技公司堅持科技賦能,打造數智工廠,升級古法制艾工藝,創新康療技術及設備。公司構建了“標準化種植 - 產地粗加工 - 園區精深加工 - 城市商圈 + 電商銷售”的全產業鏈模式。其中,選育的“云陽徐艾1號”新品系表現尤為突出,使畝產提升了40%,帶動全縣3200余戶種植戶,戶均增收達3萬元。

公司生產運營總經理蒲杰介紹,企業研發推出智能艾灸設備、艾絨制品等60余款艾草產品,獲得艾葉制品加工裝置、艾灸床等8項國家專利。其中,艾草精粹康泡液更是成為“重慶外事好禮”。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,更為整個艾草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,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,都吸納了大量當地勞動力,有效解決了居民的就業問題,促進了周邊區域的消費,讓水口產業新城的經濟活力得到充分釋放。
“雄業”模式發力
撐起居民就業“幸福傘”
在重慶雄業玩具制衣有限公司的車間里,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。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著,裁剪、刺繡、充棉、打包……各道工序上的工人們動作熟練,緊張有序。

重慶雄業玩具制衣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胡小艷說,公司采用“計時保底 + 超產獎”的模式計發員工工資,熟練的員工每月收入可達6000元至7000元。該公司通過“龍頭企業 + 衛星工廠”模式,拉動服飾玩具產業增長4.3個百分點,帶動產業集聚和居民就業,為周邊居民提供了500余個就業崗位。

員工張中燕感慨地說:“以前在廣東打工,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,心里總是惦記著孩子和老人。現在騎車10分鐘就能到廠里,既能照顧孩子又能每月掙5000多。”雄業玩具制衣有限公司的發展模式,不僅讓企業自身不斷發展壯大,更為當地居民撐起了一把就業的“幸福傘”,讓許多像張中燕這樣的家庭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愿望,過上了工作與家庭兩不誤的幸福生活。
產業筑基賦能
打造強縣富民“新引擎”
近年來,云陽縣堅持產業筑基,加快打造綠色工業集聚區。目前,已集聚億元以上工業企業53家,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38家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,創建綠色工廠7家、數字化車間3個。工業產值年均增長超6.5%,“2238”現代制造業集群正加快成為城市發展、強縣富民的重要引擎。

縣經濟信息委副主任何欣表示,立足云陽縣生態資源和勞動力優勢,我縣大力發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、服飾玩具、現代中醫藥等特色產業,打造出酸湯肥牛調味醬、云小面、三峽陽菊等多款“爆品”產品和品牌。下一步,云陽將持續深挖放大本地生態資源價值和勞動力優勢,強化科技賦能和數智綠色轉型,加快壯大“2238”產業集群,夯實城市產業根基。

在產業與城市的深度融合中,云陽縣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、就業機會的不斷增加、外向型經濟的穩步推進,共同繪就了一幅產城融合的壯麗畫卷,讓這座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。
云陽報第20200806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