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縣城市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。圍繞“山水公園、智慧城市”戰略定位,秉持“以景區標準建設城市、以客廳理念管理城市”的思路,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。經過五年努力,城市顏值與氣質得到根本性提升,功能布局持續優化,一座“近者悅、遠者來”的卓越人居之城在長江之濱傲然崛起。

山水是云陽最厚重的家底,生態是云陽最亮麗的名片。五年的精雕細琢,為城市發展鑄就了堅實的綠色基底。數據顯示,截至“十四五”末,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躍升至56.3%,較“十三五”末提升8.5個百分點;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大幅提升至91.52%,五年增長5個百分點,這意味著超過九成居民實現了“推窗見綠、出門入園”的美好愿景;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1.3%的高位,五年再提升4.3個百分點。這三項指標的協同共進,標志著“森林融城、水系潤城、綠道連城、公園靚城”的山水公園城市格局已全面成型。

在生態建設成果斐然的基礎上,我縣以一系列具體項目為支撐,進一步推動城市品質提升。其中,全長33公里的環湖綠道,已從一條風景線蝶變為融入市民日常的“城市會客廳”。市民李先生幾乎每天都來此散步,他感慨道:“以前逛公園就是看花草,現在大不一樣了,可以看書、有直飲水,配套設施非常齊全,生活品質提高了?!?/p>

縣住房城鄉建委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研究中心主任羅從風介紹,環湖綠道的建設不僅提升了城市“顏值”,更重要的是注入了文化、體育、智慧等“內核”,使其成為服務全年齡段市民的開放式城市客廳,這正是我縣加快打造“人居環境卓越城市”的理念體現。

與此同時,一場圍繞“新動能”的智慧革命正悄然改變城市發展軌跡。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縣經濟信息委、縣住房城鄉建委等多部門共同推進以及縣興云集團具體實施下,我縣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。縣興云集團以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為“大腦”,已梳理開發14項核心業務、100余個應用場景。其中,智慧充電網絡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應用,已深度融入市民生活,支撐起綠色出行新生態。

市民譚先生作為新能源汽車車主表示:“現在充電問題完全不擔心,用手機就能查到附近空樁,操作簡單,費用明白。在綠色出行上,云陽越來越便利了。”縣興云集團智慧城市運營部部長周淳娟表示,目前已在全縣商業區、居民區及交通樞紐科學布設348個公共充電場站,實現了縣域范圍內的全覆蓋,為構建綠色低碳城市能源體系奠定堅實基礎。
此外,“智慧興云”微信公眾號作為綜合服務入口,實際體驗各類智慧服務的用戶已超6萬人,將智慧成果切實轉化為千家萬戶指尖上的便利。

縣住房城鄉建委黨委委員、副主任余翔表示,“十四五”是云陽城市功能布局優化最快、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提升最顯著的五年,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圓滿完成。面向“十五五”,云陽將一張藍圖繪到底,推動“山水顏值”與“智慧氣質”深度融合,全力構建宜居、韌性、智慧的現代化城市體系,為全面建設“一地一標三區兩城”現代化新云陽貢獻更堅實的住建力量。
云陽報第20200806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