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陽網訊(記者 徐菁)“立冬” 一過,不僅意味著季節正式邁入冬季,在中醫理念中,更標志著萬物進入休養、積蓄能量的 “封藏” 起始階段。如何順應時節規律調理身體?記者結合醫生科普,為市民整理了冬季養生的實用指南。

在飲食養生層面,冬季進補的核心在于“防寒”,飲食宜以溫補為主,多選擇溫熱、軟熟的食物。“冬季氣候寒冷,人體易受寒氣侵襲,建議適當攝入牛羊肉、生姜、桂圓等溫熱性食材,既能為身體補充能量,又能幫助驅散體內寒氣,維持臟腑機能穩定。” 縣中醫院肛腸科何主任介紹,“同時需避免過多食用生冷、油膩食物,以免加重腸胃負擔,影響消化吸收。”
除了飲食調理,冬季運動與情緒管理同樣關鍵。冬季應減少劇烈運動,以防大汗淋漓耗損陽氣,更適合以“靜養” 為主。推薦大家選擇太極拳、八段錦等緩和的運動方式,既能活動筋骨、促進血液循環,又不會過度消耗體力。 此外,冬季光照減少易影響情緒,保持情緒穩定、避免焦慮煩躁也很重要,多曬太陽不僅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 D,還能調節情緒、舒緩壓力,是簡單又有效的養生方式。
中醫認為,冬季養生的本質是向大自然的休養規律學習。市民只需遵循“吃暖、睡飽、心靜、防寒” 四個關鍵要點 —— 保證溫熱飲食、充足睡眠,保持平和心態,做好保暖措施,就能在寒冷冬季維持身體良好狀態,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。
云陽報第20200806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