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陽網訊(通訊員 李靜) 11月12日,特教學校一堂特殊的“生活語文”課在雄偉的登云梯上生動開展。一群特殊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,將課堂搬進現實場景,實現了語文知識學習、生活適應與康復訓練的深度融合。

本次教學以培智生活語文教材《我生活的地方》單元為基石,整合生活適應、思想道德與康復訓練內容,形成跨學科教學新模式。在生活語文層面,課堂利用真實情境,引導學生指認“登云梯”圖片、認讀“梯”“山”“走”等核心生字,并模仿“我上梯”“我家在云陽”進行情景化表達。課程高潮處,師生共同朗誦由該校教師為登云梯專門創編的詩歌《登云梯的遐想》,讓語言學習在文化浸潤與情感共鳴中自然發生。

跨學科設計是本節課的鮮明亮點。 教學并未止步于語言學習,而是巧妙地向生活適應與康復訓練延伸。在生活適應層面,教師通過模型演示與兒歌創編,重點講授上下樓梯的安全規范,將“扶欄桿”“一步一步走”內化為學生的關鍵生活技能。在康復訓練層面,精心設計的爬梯比賽和行走活動,則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肢體協調與平衡能力。
學校課題組負責人介紹,以本土文化為載體開展生活語文跨學科教學,是我縣特殊教育研究的重點方向。此次“登云梯”課程,正是繼云陽恐龍、三角梅、云陽面等文化主題后的一次成功實踐,通過“在生活中學習”的方式,全方位提升特殊學生的語言能力、安全自護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,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特色文化,加深孩子們對家鄉的認同感。
云陽報第20200806期
